2021年国家公务员笔试时间已经确定,公共科目考试时间为11月下旬,公告发布时间预计在10月中下旬。笔试备考时间还剩3个月左右,如何才能在考前尽量了解招考信息、招考要求,做到高效复习呢?
国家公务员笔试主要考察行测、申论2个部分。行测考试题型均为客观性选择题,考试时限为120分钟,满分100分。申论为主观性试题,考试时限为180分钟,满分为100分。
报考报考中联部、外交部等部门日语、法语、俄语、西班牙语、阿拉伯语、德语、朝鲜语(韩语)等7个非通用语职位,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、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,公安岗位的考生,还需要参加专业科目考试,专业科目考试成绩计入笔试总成绩。
及时了解考试内容,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的复习,公共科目笔试行测主要考察常识、言语理解、资料分析、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。容易得分的题型主要有片段阅读、文章阅读(省级)、逻辑判断、资料分析。规律性比较强的题型主要有语句表达、图形推理、定义判断、类比推理。
下面分析一下各题型的考察重点。
言语理解与表达:
省级和市地级,言语理解与表达均考查40道题目。其中文章阅读只在省级中考查;2020年国考中省级和市地级言语理解差别加大,选词填空、片段阅读、语句表达三个题型题目不再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。
1.选词填空
从考查形式上看,以两空、三空为重点,从考点上看语境分析是重点。选词填空是易错题型,需长时间备考。考生可以通过提升文字理解能力,掌握语境分析、词语辩词等解题方法,加强“底蕴”积累,提高选词填空题型的正确率。
2.片段阅读
从题型上主要考查主旨观点题目,从材料结构上主要考查总分、分总、转折、因果文段。片段阅读要求考生系统性学习,掌握行文脉络分析方法,重点分析句义及句间关系,建立正确解题的思维路径。
3.语句表达
排序题与衔接题目平分秋色,省级每年考查3或4题,市地级每年考查4或5题。这类题型需要大家重点提升句间关系分析能力,掌握解题原则,熟练运用解题技巧解题。
4.文章阅读
文章类型为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,题型重点为主旨观点题、细节判断题、及特殊小题型。备考这类题型重点从解题顺序和阅读方法上下功夫,提高该题型的做题速度和正确率。
数量关系:
数量关系题型近几年考察内容为:计算问题21道,行程问题5道,工程问题6道,排列组合5道,概率问题6道,几何问题7道,函数图像4道。
数量关系题型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题型,要学会识别题型,并掌握对应题型的解题思路。除常规的方程法以外,如果能够结合整除、特值、比例、盈亏等技巧性方法解题,复习效率会大幅提高。
判断推理:
逻辑判断、图形推理、类比推理、定义判断是四大常考题型,每种题型均考查10道题。市地级有5道题目是以一题五问的形式考查。定义判断命题形式更加灵活,以诗句、俗语、古文以及图片等呈现,类比推理则侧重考查概念间关系和常识。
1.图形推理
主要考察图形共性、数量关系和立体图形,其中图形共性对称性、相对位置等考查频率较高;立体图形考点多样、难度大,包括空间折叠、三视图、截面图和立体拼接等。
2.定义判断
主要考察内容为社会学、心理学、文学、法学以及管理学等学科概念。掌握定义判断核心成分分析方法,充分理解定义内涵,积累社会热点、拓宽常识储备。
3.类比推理
经验常识中的功用关系、加工关系、职业关系,言语关系中的词义关系,逻辑关系中的概念间关系。这类题型如果能掌握基础考点,常态思维,分析词项间本质关联,基本可以做到满分。
4.逻辑判断
必然性推理重点考查假言命题、综合推理和朴素逻辑。可能性推理侧重考查加强型、削弱型、前提型。逻辑和生活思维大相径庭,需系统性学习以转换思维,大量刷题掌握推理规则和常考论证模型,提高此类题型的答题熟练度。
资料分析:
1.常规考点
每年均以考查增长、比重、平均数、倍数为主,覆盖了80%以上的题目,其中主要考查基本公式的求值或比较、也会多考点结合考查。资料分析每年的考点基本没有多少变化,把握常规考点,勤加练习,是行测成绩提升的突破点。
2.计算比较
资料分析大部分题目计算难度不大,存在部分列式复杂、参与运算数据较大的题目,但选项差距较大,甚至选项给出一个范围,变相降低了整体的计算难度。备考资料分析时也要注重解题技巧,熟练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,灵活应用即可快速解题。
以上便是国考行测的考生内容和各个板块的解题技巧,大家在备考之前可以做到灵活运用,提高响应题型的熟练度,再利用模拟测验提高不同题型的做题效率、正确率,行测就有很大几率能够拿到高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