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住在宏福苑小区的梁松,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的一名执业医师。在小区实行封控管理的第一天,他就报名成为了志愿者。除了日常为隔离居民运送物资、维持秩序,梁松还利用医学专长,成了频受居民点赞的“急救专家”和“线上医生”。
10月28日晚6时许,62岁的佟宝林忽然感觉心脏不舒服,家属在拨打120的同时,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寻求帮助。心脏病发作的最佳抢救时间只有短短几分钟,得知老人的情况后,梁松立即穿上防护服,拎上急救箱奔赴病人家中。
当时老人正躺在沙发上,胸闷心慌,嘴唇发紫,呼吸急促,语言表达有些不清楚,家人已经协助老人服用了硝酸甘油。“我是志愿者,也是医生。”说明来意后,梁松开始问诊救治,老人有些晕针,梁松便采用穴位按压的方式为老人缓解不适。医治中,需要摘下老人的口罩观察舌苔,身处隔离区的梁松却丝毫没有退缩,“没事儿,不怕,我是医生。”他一边给老人按摩,一边安慰道。渐渐的,老人的症状缓解了不少,心脏和脉搏跳动也趋于平缓,等到救护车来时,老人已经基本缓解了。
佟宝林感慨地说:“小区处于隔离封控中,梁医生却冒着危险来我家提供救助,真的特别感谢他,梁医生救死扶伤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。”
除了为居民紧急施救,梁松还为处于高负荷运转中的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医疗救助。一位保安突发癫痫昏倒在地,口吐白沫,抽搐不止。梁松连忙在他的口腔中塞进物品防止咬伤舌头,并对他进行了针灸治疗。经过十分钟左右的救护,保安苏醒了,梁松指导保安服用药物后,又耐心地跟保安队长交代了各种注意事项。
“今天给孩子喂完过敏药忘收起来了,他自己可能又吃了一颗,要不要紧啊?”“孩子内眼睑长了东西,群里有没有医生给看看?”……小区封闭期间,梁松还成了有名的“线上医生”。他邀请4位一线医院的医生朋友一起,在微信上建起了“医疗群”,居民居家时遇到健康问题都喜欢来群里问问,医生们还会针对老年人、儿童常见的疾病或慢性病提供用药指导和建议。
当问及为何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时,梁松说:“我是医生,当志愿者、救护病人都是我的职责和本分。”此外,这次疫情也让梁松有不小的收获,“封控前,很多居民间都不熟悉,大家可能一年都不会打一次招呼。因为这次疫情,我们除了有医疗群,还有跑步群、美食群等等,沟通交流多了,居民们的关系亲密了很多。等小区解封了,大家可以一起跑步健身、吃饭喝茶,这种邻里关系就像回到小时候大杂院里似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