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真相掌握在有权力人手中的时候,积极寻求真相的人,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真相;
【资料图】
不知道从何时起,每次出现社会热点舆论事件时,有一些事件的真相,总会被人刻意遮掩,不敢公之于众,这种现象,已经成为了常态,以至于,有些时候,正义,总会出现迟到现象。
7月9日,某官方公号,突然就“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霸凌”事件,进行了一次正面回应,对于那一次校园霸凌事件,官方不承认此事为一起“校园霸凌”,认定只是同学之间,因为“琐事”引起的纠纷;
为了证明所言非虚,官方还对涉事学生、任课老师、辅导员、以及现场监控视频,进行了“细致梳理”;
最终,得出了一个结论,双方只是口角摩擦,已经达成了和解;
众所周知,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校园霸凌事件,发生在6月9日,时隔一个月时间,事件才查出个水落石出,它真的只是一件“因琐事引起纠纷”事件吗?
或许,的确是一起口角纠纷事件,上升不到“校园霸凌”,但是,为首的女学生满嘴脏话,以及故意颠倒黑白,就这么算了吗?
此行为,与四川大学张同学制造“地铁偷拍”事件,诬陷他人,有何不同?
除了官方某公号通报以外,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也发布了一则通报,两者内容大致相同,都是做了“细致调查”;
为首身穿格子的女学生,与“仗义执言”的李敬言同学的纠纷,根本不是制止“校园霸凌”事件引发的;
面对两个官方回应,众多网友们似乎并不买账,反而认为官方刻意遮掩,存在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的态度;
毕竟,早期校方就对此做过一次通报,认定此事仅仅为一场普通纠纷事件,并认定当事人李敬言在刻意制造“校园霸凌”谣言;
至于为何又一次通报,或许,是当事人李敬言在个人社交账号上,发布“退学申请”视频,给校方带来了压力;
现如今,校方再次通报,为何又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呢?说实话,稍微有点脑子的人,都可以看出校方的再次通报,疑点重重,存在刻意偏袒被指校园霸凌的为首女子;
为何说官方通报,存在疑点呢?
疑点一:
相信很多人都记得,当事人李敬言在校园教室,遇见女同学欺负同学时,李敬言挺身而出进行制止,后来,霸凌女同学恶言相向,怒斥李敬言在为女同学“出头”;
并且,还口吐芬芳,辱骂当事人李敬言母亲;
事后,李敬言不服校方老师调解,将过程视频发布在了网络之上,“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校园霸凌”词条一下上了热搜;
再后来,官方第一次通报,校方并作出了回应,说视频存在“掐头去尾”,时隔一月,两个官方,都通报说做“细致调查”,问了老师,同学、以及现场监控,得出的结论为;
“对学校监控视频做了细致梳理查看,还原了事件及经过,鉴于相关情节轻微;”
“学院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,对涉事学生的不当言论进行了批评教育;”
既然都做了细致调查,经过怎么不说清楚呢?前面,可是直接说网上发布的视频掐头去尾,李敬言将不利于自己的片段裁剪了;
既然有完整的视频,应该发布出来,再不济,也要用文字梳理说清楚吧。
疑点二:
通报中指出,对“涉事学生的不当言论”进行了教育批评,这里应该说的是带头霸凌的女学生,还是仗义执言的李敬言同学呢:
李敬言有没有出现骂人,攻击同学的行为呢?
网络上的视频,都是指向带头霸凌的女学生,她不仅在前面欺凌同学、辱骂他人以及母亲,而且还在后面又颠倒黑白,说男同学欺负了她,动手她了他,这仅仅是不当言论?
贵校将这个当作“不当言论”,而不是品德败坏,这样的学生,不给一个处分?说不过去吧!
疑点三:
校方通报结尾处,表示与学生、家长沟通,让学生完成学业;这里是不是说明了,李敬言的确有了“退学”的决定;
几天前,李敬言在个人社交视频账号上,发布了“退学申请表”,应该不是一时冲动,毕竟,退学是一件大事,要与父母商议,而看这个情况,李敬言退学经过了父母同意;
结果,校方不能阻挠李敬言退学,就上门找李敬言的父母商议;
那么问题来了;
李敬言没有做错事情,为何要退学?
这里推测,是李敬言受了委屈,学校在处理此事上,存在不公平,不公正!
若是李敬言做错了事情,学校教育,理所应当,被学校给予“退学”的处罚,不应该是父母去学校求情吗?为何去和学生父母沟通?
这里推测,李敬言没有错,父母也认为儿子没有错,同意儿子提出退学,学校迫于舆论压力,才会去做思想工作。
常言道,但行好事莫问前程,关于李敬言学生,他到底是一个造谣生事的坏学生,还是一名见义勇为,心存善意的好学生?
个人认为,他应该是前者;
在“退学”风波后,李敬言在个人视频账号上,发布了在校期间,多次参与公益行动的视频;
一个大学生,怎么会频繁的花费时间,花费精力,投身公益行动呢?躺在宿舍打游戏,出去旅游不舒服吗?
反观此次事件中,言语攻击李敬言的三名女学生,模样胜似恶妇,带头的女学生,一股子“大姐大”的气势,在教室耀武扬威,连任课老师都管不住,这样的人,会去做公益行动?
那么,对于此次校方的通报,你们有何看法?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