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天灾,洪水肆虐。
号召捐款的专业组织红十字会闻“汛”而动,专门发文表示:
(资料图)
要行动,干实事,弘扬正能量。
然而惊喜瞬息间变成惊吓,文章一出立马翻车。
瞧瞧这洁白的长裤,干净的鞋子,
谁敢相信这是在抗洪救灾的第一线呢?
大水灌过的洪涝地区,淤泥厚重,
不知道是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个个轻功了得,
还是人家的鞋子高科技含量过高,
导致出现这幅遇水不湿,遇泥不沾的救灾奇景!
尽管他们的标题起得很好,闻“汛”而动(说实话,这个词笔者很反感。)
文案写得也是一派冠冕堂皇,
用以宣传的照片更是摆拍角度绝佳,充分体现了摄影师的专业素养。
但翻车与否,归无数网友管,
不幸的是,网友们的眼睛都还算雪亮。
顺着藤蔓拽着了大瓜,
某些网友在红十字捐完款后,惊奇得发现某地红十字会的捐赠清单上,
出现了一些让人捉摸不透的东西:
注意上图标红出来的捐赠物品,分别有西裤、西服、T恤和衬衫。
前两者明显与时令不符,后两者尽管符合时令,但明显价格昂贵。
而纵观这批捐赠清单,每一样产品的价格都称得上高昂。
雨衣要七十多,雨靴也要七十多,
同样的价格,在网购平台的热卖榜单里,
快能买仨了!
当然不是说灾区人民不配享受质量更好的捐赠产品,
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,好货肯定有好价。
但捐赠价与售价相当,着实有些不够美丽。
不过网友们关注的重点也并非价格,而是标红的这家服装公司。
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名叫季连旭,好巧不巧的是,
在北京红十字会的常任理事名单里,也有位叫季连旭的领导存在。
网友们继续往下查,发现该家服装公司可谓良心企业、社会典范,
因为他们已经多次向红十字会捐赠了。
更为奇特的是,这些捐赠的物资,全都由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村接收。
这家公司的注册地,恰恰也是在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村。
领导名字一模一样,捐赠方地址和接收方地址一模一样,
容不得网友们不去怀疑!
舆情闹得大,回应来得快。
今天,一家名叫“第一财经”媒体发布舆情相关方对此事件的回应。
首先是那个喜欢捐衣服的服装公司,一位姓“季”的高管(非季连旭理事)表示,
1、是因为公司的老总季连旭通知连续多年捐衣捐物,才因为成为北京红十字会的常务理事。
而非因为成为常务理事,才开始捐衣捐物。
奈何笔者人微力薄,实在没有途径去查清楚,
季理事究竟是哪一年成为北京红十字常任理事的?
所以该回应只能不做评价。
但笔者看来,该条回应绝对不合格的,除非他能把季理事的简历放出!
2、该服装公司的衣服售价的确如此,京东也有其官方店铺“五木服装店”,实际网售价格区间与捐赠物资价格相符,或者说相差不大。
3、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村是公司的发家之地,也是工厂所在地,因此才多次选择定向捐赠于该地,算是回馈父老。
而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村前村主任王希洪也表示,五木服装近年来的确曾多次向村里捐赠衣物,并且这些衣物发放对象是普通村民。
“没有浪费!”
前村主任如何告诉记者。
然后是北京红十字会一位负责物资捐赠咨询的工作人员表示,
物资捐赠本身就分为定向捐赠与非定向捐赠,捐赠的物品只要符合标准,有使用价值,红十字会就可以接收,也不会向捐赠方或是受赠方收取费用。
回应至此结束,看似说了很多,当事方也看似饱受委屈,
但笔者看完回应,心中疑惑丁点不少。
除了对“季连旭同志何时成为、如何成为北京红十字会常任理事”这个问题极度好奇之外,
更无法接受当事服装公司“回馈父老”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“定向与非定向捐赠”的说法。
原因很简单,
你要回馈乡亲们,为何非要回回给些华而不实的衣服,还回回要通过红十字会来操作,直接工厂捐给村委会岂不是更爽利?
何必要多出个红十字会来?
而且不管定向还是不定向捐赠,都没办法掩盖那些捐赠衣物的项目用途:
救灾救助。
难道是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村风水不好?
因此灾情不断?
这其中的门道说不清楚,这份所谓的回应,不过是再一次的翻车现场罢了!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