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策调整至今,人们关注的重点早已不是怎样不被感染。
相反,现在大多数人关心的是,感染之后怎么办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所以,囤药和吃药,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议题。
有人买空了自家附近的药店。
甚至还绞尽脑汁通过网络,逼着外卖小哥儿抢购那些小县城的药店。
不得不说,这些人为了抢着吃药,还真是不择手段。
随着病毒致命性的不断降低,新冠带来的危害已经显著降低。
但因紧张害怕导致乱吃药带来的危害,却显著升高了。
这就应了那句:
往后,致命的可能不是病毒,而是药。
这几天,有个新闻值得关注。
河南一位40岁女子,感染新冠后恐慌不已。
只要一出现发烧症状她就各种吃药。
结果因不遵照医嘱盲目吃药退烧,导致全身皮肤黄染,肝脏衰竭,被紧急转院到郑州一医院ICU抢救。
而深圳也有位女士,为了压制病毒,将阿奇霉素、克咳平、咳特灵等7种感冒止咳药混合服用。
本来想用“猛药去沉疴”那套理论降服病毒。
但没想到先把自己整成了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(AGEP)。
有人觉得,连花清瘟是中成药,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结晶,多喝也没事儿。
但别忘了,咱们祖先也教导过,再好的药,也有三分毒性。
现实中就有不少人因为喝连花清瘟太多而造成“急性肝衰竭”。
这些人是不幸的,但也是万幸的,至少还能保住性命。
但有些人就没那么幸运了。
广州有个18岁女孩儿就因为感冒,同时服用了罗红霉素和复方甲氧那明胶囊,最后失去了年轻的生命。
而南京也有一位硕士生,因为感冒发热,买了多种药物混着吃,还加大了剂量。
最终因过量服用复方感冒药而导致肝功能严重衰竭,经抢救无效后去世。
这些悲剧都是真实的案例。
但可惜的是,事故没有落到自己头上之前,都觉得没关系,那是别人的故事。
轮到自己的时候,还是走着囤药和乱吃药的旧路子。
其实,此前就已经有不少专家反复强调过:
感染新冠,对症处理即可。
比如说,38℃左右的,多喝水、出点汗就可以。
38.5℃以上可以用一些退烧药,耐受性很差的,周身关节肌肉都不舒服的,可以用解热镇痛消炎一体化的药。
但无论如何,一定不能很多药混着一起吃。
混着吃的效果,就叫做“过犹不及”!
说来也奇怪,专家稍微提了句什么药有效,很多人就奉若圭臬,向着药房蜂拥而至。
可是专家说平常要多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,却鲜有人能听得进去。
有病吃药,这没问题。
但是生病了,就惊慌失措乱吃药,其实这也是病,不过病在脑子。
相比于病毒导致的感冒,乱吃药的病,更得好好治!
关键词: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