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个睿智的灵魂
(相关资料图)
作者:毒哥&玉成
来源:毒鸡汤(ID:Du-JiTang)
01
最近金秋十月,居住在城市的小伙伴,可能感觉还不太明显,但在广袤的农村,如今正是农忙的季节,丰收,总是会给人带来很美好的想象。
但最近在河南延津,发生了一起不太愉快的事情,一条视频显示,在某乡村的一片农田中,几名村民和当地的一名执法人员发生了争执。
听几人话里话外的意思,就是执法人员正在阻止村民们用收割机收花生。
有村民问为何不让收,对方的回答是用机械收割扬尘太大,违反了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。
村民有些不满,继续说道:“老百姓不让收,难道要下雨收?”
“你们动动嘴,我们都不能干,我们都不能收。”
执法人员解释,不是不让收,而是机械收扬尘太大,而且省里会有领导来检查。
但这么多地,这么赶的时间,让人工来一茬一茬地收,显然不现实,如果不及时收,农作物又会直接烂地里。
村民问执法人员,如果不让机器收的话,那又该怎么办。
后者支支吾吾半天,都没能给出靠谱的解决方案,只能不断强调“有领导检查”,“我走了你们也不能收”。
看样子,事情最后也没有解决,村民们干脆把视频放到了网上,没多久,就引起了一片舆情。
自古有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的,但没听说过领导讲环保,老百姓就不许收花生的。
大家也很好奇,如此奇葩的环保政策真的存在吗?还是执法人员有误解了?
02
用机械收农作物,在农村已经流行了挺多年了,以往也没听说过因为扬尘,就不让农民用机械收花生的。
所以今年突然出现这样一出,无外乎就是两种情况:
1,上头出现了什么新政策,比如执法人员口中说的“扬尘检查”,但政策本身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实际状况,结果就两边打架了。
2,上头的指令没有什么问题,只是下面的人在传达的过程中,出现了过度解读,粗暴地一刀切(话说这在我国也很常见),结果遭到了村民们的反对。
而毫无疑问,现在事情闹大了,如果让当地官方来解释,官方肯定会倾向于,把原因归结成第二种情况。
果不其然,视频在网上传播开来一天不到,当地官方就给出了这样的解释:
重点一,他们整治的原因,不是单纯为了“环保”,而是收割机引起的扬尘太大了,阻碍道路视线,引起交通隐患。
重点二,他们的本意,并不是禁止农民使用收割机,而是想引导错峰作业,降低扬尘,只是工作人员在传达的过程中“解释有误”,让乡亲们误会了。
现在上级已经对那几名涉事的工作人员做了批评教育,以后不会犯错误了,大家就散了吧。
这个解释,大家看完不知道觉得怎么样?反正在我看来,就挺一言难尽的。
初看觉得挺合理,这不就一误会吗,但细想之下,又觉得挺不合理。
如果是一名执法人员过度解读,那并不奇怪,但看视频里的情景,当时来的是好几名执法人员,还坐着巡逻车来,显然是一个小队的。
这么多工作人员,同时“误解”了上头的意思,概率有多大呢?
而且巡逻人员和村民之间,并没有利益关系,村民收不收花生,用什么收花生,他们本完全没有必要管。
那最后为什么管了,还把标准定得那么死,直接引发了和村民的矛盾呢?
其实就因为他们口中的一句话:“有领导来检查”。
领导来检查,就是他们头上的KPI,KPI完不成,自己就得遭殃,所以才不遗余力地阻挠村民们。
你说传达有误,把错峰作业说成禁止作业,勉强还能说得过去,但“领导检查”这一点,总不能是他们自己杜撰的吧?
真相如何,我们注定是找不到了,既然有关部门说了是“传达有误”,那就只能当成是传达有误吧。
但其实这件事情体现出来最严重的问题是,负责制定和执行政策的上级部门,和下面的芸芸众生之间,存在着严重的割裂。
不管“不许用机械收花生”这个规定,是上级一拍脑袋,还是下级过度解读想出来的,落在普通农民身上,作用其实都是一样的。
就像视频里农民说的那句话:“你们动动嘴,我们就都不能干。”
站在上级部门的角度来看,他们也没毛病,扬尘太大了的确不好啊,是要整治。
但真的实施起来的时候,付出代价的,是普通的农民。
这次还说事情闹大了,有了讨论度,官方终于收手,让农民正常收花生了。但在广袤的农村地区,还有多少类似的事情,永远不会有曝光度呢?
那些普通农民,光凭借着自己的力量,又得怎样“解决”问题?
这才是整篇新闻里最让人心情沉重的地方,也希望以后有关部门能够以此为戒,不管是制定还是执行政策的时候,都接地气一点,为普通人多想一点吧。
03
上面这起事件,原因最终归结成了“误会”。
耐人寻味的是,近几年来,类似“误会”还真不少,尤其是在所谓的环保主义的影响下,为了应付KPI而大搞形式主义的事情,挣得多了去了。
前几年的春晚小品《走过场》里,有这样一句台词:“他就是为了应付上面的绿化检查,让人用油漆把整座山都刷绿了。”
这个让人捧腹的段子,成为了春晚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。
但很少人知道,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段子,而是比段子还要魔幻的现实。2019年,中央纪委曝光了某村用刷绿漆的方式,把秃山“变”成绿山的事情。
你说这么假的颜色,能骗得过谁呢?其实还真不一定没用,因为现在很多的检查,都是用卫星来完成的。
从卫星的视角来看,绿油油的树,和这一片老黄瓜刷绿漆的荒山,说不定区别还真不大。
如果想效果更逼真一点,也不是没有办法,比如有地方在违规采矿之后,又在荒地上摆上盆栽,制造出“树木茂盛”的假象,真的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。
这还只是一个方面,还有一些更离谱的,比如每次争议都非常大的“禁止焚烧秸秆”的规定。
烧秸秆,是我国农村传承了好几千年的习俗了,好处自然不用我多说。
但近年来某些地方以“焚烧桔杆烟大,不环保”为由,制定了各种禁令。
最魔幻的是有90多岁的老太太,因为焚烧秸秆,被当地政府给罚了。
人们也很好奇:焚烧秸秆,真的是什么违法乱纪的坏事吗?
工业区里的浓烟这么大,城市道路里的汽车废弃那么多,怎么那些就不罚,就抓着一个秸秆来狠罚呢?
而在很多地方,因为秸秆不能烧,农民们只能放在地里,由着秸秆腐烂,还生出了很多虫害。
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,本来很容易解决的事情,因为所谓的“环保”,变成了死结,而最终也没有达成环保的效果。
所以有关部门要的究竟是什么?是真的环保吗,还是某个以环保为名,应付检查的形式而已?
真心希望能有一个地方,或者一个部门,好好反思一下这些魔幻现实的行为。有时上级的有个草率的决定,影响的就是下面千千万万的人。
如果某一天,普通人连花生都吃不起了,那到时候,又能怪谁呢?
作者:毒哥&玉成
来源:毒鸡汤(ID:Du-JiTang)
别怪我毒舌,生活比我的话更刻薄。负能量也是鸡汤,只不过它更真实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