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(⊙v⊙)
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:地球知识局
【资料图】
NO.2543-又想去河南了
文字:朝乾
校稿:辜汉膺 / 编辑:蛾
去年央视春晚,一曲《只此青绿》让全国观众惊叹不已。河南姑娘袅娜的身姿,重现了大唐绿腰舞的魅力;宛若青绿山水的衣衫,彰显了宋式美学的高级。
河南,华夏文明的发祥地,十几个王朝的定都之地,大多数姓氏的源头,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心舞台。这里深厚的历史积淀,曾经是沉重的包袱,现在却是丰厚的遗产。
这片土地,承载着厚重的人文历史▼
在解放前,洛阳盗墓贼横行,洛阳铲是他们盗窃古墓的作案工具。解放后,洛阳成为了文博重镇,洛阳铲成为了考古工作者的勘探利器。而今天,一把把微缩洛阳铲和考古盲盒一起,成为了最新潮的解压神器。
在过去,博物馆、历史遗址等文博事业单位,单纯依赖财政输血。随着文创、文旅产业的兴起,文博成为了河南的一张名片、一架拉动经济的引擎。今年9月中旬,我受邀前往河南参观,亲眼目睹了这里文旅产业的火爆。
灯火中,河南博物院的“奇妙夜”
(图:图虫创意)▼
“若问古今兴废事,请君只看洛阳城”,洛阳是我国建都年代最早、朝代最多、时间最长的古都。从二里头夏都、偃师商城、成周洛邑,到汉魏洛阳,隋唐洛阳,再到始建于金朝的洛样故城,加上邙山的历代墓葬群、龙门的石窟造像,这片约4300平方公里的盆地,每一寸土地都遍布历史遗迹。
洛阳所在▼
洛阳究竟有何魅力,为何这里的文化遗产如此之多?
这个问题的答案,刻在宝鸡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。这件名叫“何尊”的青铜器上,记载了周朝营建成周洛邑的原因。铭文中说:“唯武王既克大邑商,则廷告于天曰:‘余其宅兹中国,自之乂民。’”意思是,周武王克商后,告祭上天:“我将定都在天下之中,治理民众。”
何尊,长这个样子▼
何尊是“中国”一词最早出现的考古实物。这里的“中国”指的是位于华夏族活动范围中央的河洛盆地。王者只有居住在天下之中,才最符合天道。“河图洛书”的传说,证明洛阳是上古圣王接受天命的地方。定都在这里,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正确性。
划重点了▼
所以,后世许多通过篡位上台的统治者,都喜欢通过定都洛阳来获得统治合法性,比如曹丕、司马炎、武则天;甚至想要融入中原正统的少数民族政权,也渴望迁都洛阳,比如北魏孝文帝。
这些统治者中,给洛阳留下最多文化遗产的要数武则天。她是中国唯一称帝的女性统治者,为了获得合法性,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大量礼制、宗教建筑,比如位于隋唐宫城明堂和天堂。龙门石窟虽然始建于北魏,但最大的卢舍那佛却是武则天时期开凿的。
千百年来,大佛默默注视着芸芸众生
(图:图虫创意)▼
虽然武则天的功过历来褒贬不一,但她毫无疑问具有极高知名度。所以洛阳文旅把武则天作为大IP来打造。在洛邑古城里,无数身穿汉服的游客簇拥着“武则天”巡游,直接带火了周边的汉服租赁产业。
在隋唐宫城遗址,洛阳人创造了一种集遗址保护与文旅开发的新模式。在宫城正门应天门,复原建筑忠实重现了武则天时代巍峨的双阙、壮丽的城楼。
隋唐风貌,气象恢弘(图:图虫创意)▼
更为重要的是,这座复原建筑并不是毁掉历史遗址重建的。在其内部,隋唐应天门遗迹被很好的保护起来。面对巨大的夯土堆和三条深深的砖砌门道,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让我这个历史爱好者产生无限遐想和感慨。
中秋夜,应天门烟火璀璨(图:图虫创意)▼
然而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光秃秃的遗址产生兴趣。对于普通游客而言,面对恢弘的复原建筑,身穿唐代服饰,更容易梦回大唐。
在应天门复原建筑的上层,还有互动环节——“唐宫夜宴”。游客可以在大厅领取身份,根据身份穿戴相应的服饰,完成相应任务后,就能进入宴会,观看表演。这种将“剧本杀”引入文旅的新形式,迅速在游客中建立了口碑。
武则天兴建的明堂、天堂,也都采取了这种集遗址展示、建筑复原、游客体验于一体的新模式。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,也能满足游客的代入感。
历史与现代,在此交相辉映▼
今年7月以来,洛阳汉服相关的商家数超过了700家,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00%。洛阳的汉服并不限于景区,而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。孔颖达说:“中国有礼仪之大,故称夏;有服章之美,谓之华。”满城的翩翩衣袂,昭示着华夏文明复兴在望。
文旅产业的发展,也对文博事业形成了反哺。洛阳号称“东方博物馆之都”,除了几大国有博物馆外,还有大量民营博物馆、纪念馆,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博物馆体系。
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,设计感拉满
(图:图虫创意)▼
最近,洛阳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全面开工建设,预计2024年10月建成开馆。经历三建三毁的汉魏故城,历史底蕴更加深厚。随着新馆落成,洛阳文旅或许还能开发新的大IP。
洛阳的晴天,感受一下(图:图虫创意)▼
在很多人印象里,郑州是是夹在洛阳与开封之间的文化洼地。然而,郑州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。二里岗遗址出土的大量青铜器,昭示着这里曾经是商朝早期的都城。
更何况,郑州还有一座国家级综合博物馆——河南博物院。院中陈列着中国最早的乐器——贾湖骨笛,它距今约7800-9000年,能够吹出完整的七声音阶,把中国音乐史的开端提前了四五千年。
听,这是历史的旋律▼
此外,安阳殷墟的卜骨、鸮尊、三门峡的虢国编钟、新郑的莲鹤方壶、淅川的楚国云纹铜禁、永城的梁王金缕玉衣、嵩山的武则天金简……全部汇聚于此。这些馆藏精品,向络绎不绝的游客诉说着河南往昔的荣光。
真·文化大省,真·宝藏大省▼
除了静态的展品,河南博物院还整出了个新活——复活华夏古乐。在乐师们的手中,七八千年前的骨笛陶埙、两千多年前编钟编磬,都发出了天籁之音;先秦的中原雅乐、隋唐的宫廷燕乐,都从故纸堆中活过来了;刹那间钟鸣磬响、丝竹相和,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……使今天的人们得以触摸到那个礼乐之邦的余温。
我们白天刚吃完文博盛宴,晚上又品尝到了最正宗的河南味。这道菜长得有点像九宫格火锅,锅中烹煮着河南的历史与现实、民俗与文化、磨难与奋斗、光荣与梦想……
大河滔滔,文化源远流长
洛阳新安黄河万山湖始祖山风景区
(图:图虫创意)▼
这道饕餮大餐的名字叫做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。在夯土和麦田的厚重基调之上,是21个大小不一的剧场和700分钟不重复的剧目。
观众或坐或立,或悲或喜,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——东周的天子驾六、北宋的千里江山、1942年的挣扎求生、1954年的工业理想、张家大院的宴席,红庙学校的课堂,共同诉说着河南的根、河南的魂,河南人的前世今生、喜怒哀乐。
一方舞台,道尽多少故事▼
“只有河南·戏剧幻城”用最前卫的戏剧形式、最先进的灯光舞美,配合着演员们的一颦一笑,诠释着最正宗的河南味——一个农耕民族血液中流淌的家国情怀。
如果说洛阳属于汉魏隋唐、开封属于五代北宋,那么郑州就属于今天的河南。郑州文旅将晦涩深奥的文化内核,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,刷新了人们对郑州的印象,也加深了人们对河南的理解。
郑州,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
(郑新黄河大桥,横屏,图:图虫创意)▼
“开封城,城摞城,地下埋有几座城?”开封当地一句民谚,道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空间分布形态。
与洛阳盆地散布着不同朝代的城址不同,开封是垂直分布的,在现代开封的下面,依次埋藏着金明开封、北宋东京、唐代汴州、战国大梁城。时间越早,埋藏越深。大梁门的古马道遗址,清清楚楚地展示了“城摞城”的状态。
大梁门古马道遗址▼
而在水平位置上,开封却始终没有发生位移,从中山路经南熏门、州桥遗址、直到龙亭的城市中轴线,千年未变。
造成“城摞城”的原因是黄河屡次泛滥,每一次泛滥,黄河的泥沙都会垫高开封的地面,逐渐将原先的城市埋入地下。始建于北宋的铁塔,原本有一个很高的塔基,而如今的地面已与塔身齐平。
秋日里的铁塔(图:图虫创意)▼
新近发掘的北宋州桥遗址,更是将开封的“年轮”展示在世人面前。在十几米深的发掘现场,考古工作者依次发现了清代的路面、明代的河神庙、各个时代的洪水淤积层,直到北宋的州桥以及两侧河岸精美的石雕。与《东京梦华录》中记载的“近桥两岸,皆石壁,雕镌海马、水兽、飞云之状”完全吻合。
州桥遗址河岸石刻▼
州桥,学名“天汉桥”,是东京汴梁的水陆枢纽。汴梁是一座因大运河而行的城市,隋朝开凿的通济渠穿城而过,在宋代被称为“汴河”。而汴河与中轴线御街的交叉点,就是州桥。
州桥西侧是开封府衙,东侧是大相国寺,这一带是东京最繁华热闹的所在。《梦华录》中记载的州桥夜市,当街售卖各色食品,营业时间直至三更。《水浒传》中“杨志卖刀”的情节就发生在州桥。
舌尖上的北宋▼
如今,开封依旧繁华
(鼓楼夜市,图:图虫创意)▼
据《梦华录》记载,御街阔约200余步,换算成现在计量单位,大概有300米宽,是中国古都最宽的中轴线。州桥遗址的发掘,也证明了其惊人的宽度。
沉寂了千年的州桥,如今拂去层层泥土,重见天日。站在这座遗址之上,开封深厚的历史积淀肉眼可见。
州桥遗址▼
今天的人们了解北宋东京,除了孟元老的《东京梦华录》,还有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而开封就有一座按照画作复原的“清明上河园”。
如果你熟悉张择端的画,那么逛这座园子完全不用导航。我们一行跨过热闹的虹桥,穿越巍峨的城门,来到“孙羊正店”就餐,对面就是“王员外家”,再走几步路就是“赵太丞家”,当真是人在画中游。
置身其中,仿佛穿越(图:图虫创意)▼
从洛阳到开封,汉服的风格也随之由唐入宋,从袒露的齐胸襦裙,到修身的褙子,颜色也从富丽变得淡雅——满街都是宋风宋韵。
而开封的文旅也围绕宋朝展开。在清明上河园,长达70分钟的水上演出《大宋·东京梦华》场场爆满。从车水马龙的市井风情、万邦来朝的盛世图景,到抗击外侮的壮怀激烈,再到跨越古今的千年之叹……在北宋故都讲宋朝故事,开封真可谓厚积薄发!
《大宋·东京梦华》演出▼
在今年全国旅游行业异常火爆的大背景下,河南文旅乘势而上,洛阳、郑州、开封凭借各自的优势,打造了风格迥异的文旅项目。有了文旅的加持,城市风貌不再千篇一律,而是各领风骚。
但是比较来看,河南的文旅产业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,市场也远远没有饱和。博物馆、旅游景区的客流量无法和某些网红城市相比,导游、园区交通等服务仍有可提升的空间。总体而言,河南文旅正处在方兴未艾的阶段。希望下次来到河南,可以品鉴到更为惊艳的文旅项目。
*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,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
封面:《只有河南》
关键词: